財務學教授:股票、歷史、政治、經濟、商業、科技 &「普通人的自由主義」作者
日本1941, 8/28/2023
這書是堀田繪理的歷史回顧,檢討日本在1941年犯下的巨大錯誤。她的主要論點是,日本並不是希特勒般的邪惡帝國,但日本政治制度的缺乏問責機制和一班懦弱無力回天的政客和軍人,造成日本必須和美國開戰。在她的理論裡,戰爭可以不用爆發,只要領導的首相、軍方的大臣,甚或是天皇,有人願意擔起重任,把周知的美日差距向所有主事者挑開來講,把好戰的激進軍人壓下去,日本不用走向戰爭一途,也可以避掉將近亡國的後果。
堀田的史料證據相當充分,她的資料甚至指出到最後一刻,如果羅斯福給裕仁天皇的書信早幾天送到,珍珠港事變可能不會發生。美國不接受日本的提議,但美國沒有理由相信日本會偷襲,沒有先攻擊日本的必要性。日本軍方定給政府的談判死線,完全是自找的,沒有任何立即的外在壓力。戰不戰,完全掌握在日本手裡。
而另一方面,從天皇,到近衛、東條兩任總理大臣,到數任陸海兩軍大臣,到松岡、東鄉兩外務大臣,都對戰爭有疑慮,都很清楚美國的經濟和軍事實力遠勝過日本,但沒有一個領袖有膽量對抗其它人,更不用說壓制軍方了。而天皇這個能最後決定終戰,而無條件投降的帝王,卻是在開戰之初,以無憲政先例的理由,不敢否決軍方的集體開戰決定。講求和諧、避免直接衝突,但卻模糊不清的日本社會習慣,放大到國家治理,就變成軍方幕僚壓著大人決策的莫名其妙結果。
堀田的意思是,哪怕只要有一個人敢挺身而出,歷史就不一樣了。
但真的是這樣嗎?從黑船駛入江戶灣的1853年,到1941年的偷襲珍珠港,將近八十餘年的工業化,讓日本擠身殖民列強,成為唯一不是白種人國家的世界強權,是多少發展中的落後國家典範。但從弱小民族轉身變成強權的過程,日本真的成熟到可以當領袖了嗎?日本的社會真的進步到可以變成人類社會的樣板嗎?歐美的文藝復興、宗教改革、理性啟蒙,還有政治革命所帶給人類的思想革命,有多少進入了日本人的總體思想。還是說,在成長的過程中,日本走了捷徑,而有了畸形的發展?帝國海軍和陸軍裡,為什麼會有為數如此眾多的軍國主義者?這麼多自大而視野如同井底之蛙的軍人?
這些自大的軍人,從甲午戰爭、日俄戰爭,到後來在滿洲、在華北的無往不利,堆積起來的氣勢,沒有太平洋戰爭的教訓,是不可能讓他們認清他們在地理上和歷史上的位置。直到美日談判的最後一刻,日本都還沒有從中國撤軍的打算,東條英機還在講,撤軍會對不起戰死中國戰場的英靈。沒有美國的大鐵鎚,日本人永遠不會從自大裡醒來,也永遠不會成為真正的進步國家。
而除了這個壓不住的軍方氣勢外,戰爭必然爆發還有其它外在的因素。一是軸心國的盟約,在德軍進攻蘇聯後,變成一個迫在眉捷的問題。日本到底和希特勒屬於什麼樣的聯盟?當美國準備加入歐洲戰場時,太平洋這邊怎麼辦?美國一直逼迫日本放棄和希特勒的結盟,要求的強度和迫切性,甚至超過從中國戰場撤軍,就是要日本明確的選邊站。諷刺的是,日本從來沒有真心和希特勒結盟,松岡和希特勒的盟約,一直是看著美國訂的。他是希望弱弱結合,會讓強權美國願意上日本的談判桌。而希特勒在珍珠港後的對美國宣戰,反到是幫羅斯福省了不少事,不用再說服國會加入歐洲戰場。
另一個日本更迫切要開戰的理由是石油沒了。美國提供了日本90%以上的石油供給,羅斯福的經濟制裁,讓日本迫切的需要油源。荷屬的印尼油田,是日本唯一有希望奪下的地方,但美國在菲律賓的駐軍,隨時可以切斷日本和爪哇的連結,因此日本一定得阻絕美國在南海的勢力,美日非得一戰不可。當然,日本會弄到被美國禁運石油,又是那些頭大的軍人搞出來的。是什麼樣的死腦筋會認為,在和美國談判的同時,增兵中南半島是正確的策略?
這些潛在的潮流與氣勢,其實才是美日在太平洋打起來的真正原因,也是日本政客和軍人,沒有一個有辦法擋下軍方企圖的原因。歷史沒有必然,但歷史的大勢卻是難擋。
回頭看現在的中國,和1941年的日本,有這麼多的相似,一樣的新興大國堀起,一樣的面對美國阻攔。但我還是一貫地認為,共產黨不會挑戰美國,不會攻打台灣。中國雖然要鎖國,但中國沒有任何時間的壓力要開戰,中國也沒有日本那麼多有武德的軍人,也就是說,中國沒有那種非戰不可的勢頭。更重要的是,共產黨和日本政府不一樣。再懦弱的日本政客、軍人,他們的首要任務,仍是天皇和日本人民,國家的榮耀和人民的幸福,一直在他們的心中。而共產黨,一如他們的俄國老爹一樣,都是無恥的亡命之徒,只有權與利,沒有榮譽可言,只有保護政權之貪心,沒有玉石俱焚之悲願。打仗?瘋了嗎?
Back to homepage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