財務學教授:股票、歷史、政治、經濟、商業、科技 &「普通人的自由主義」作者
李老師都不老師了, 12/19/2024
有一百八十七萬推特follow的「李老師不是你老師」,發行了加密幣。我覺得可惜了這帳號,從武漢爆發疫情以來,李老師的帳號,變成一個窺看中國的窗口,但這下大概是要完了。如果一個人不愛名、不要錢、不好色,共產黨要搞你很難,但一旦讓共產黨知道你的所好,他們就有機可趁,「原來你還是要錢的」。也許李老師一點都不腐敗,共產黨無法直接拿錢收買,但發幣一舉,就讓共產黨可以用錢把你擊垮。Li幣,很快就會被「養、套、殺」,不但讓你李老師一毛錢拿不到,還讓你身敗名裂。
幾百萬、幾千萬美金的操弄,對共產黨來講不算什麼,所以共產黨一定會就著這個口,一直挖下去。一般的加密幣,尤其是這種memecoin,比不上比特幣。比特幣簡單地說,就是數位黃金,雖然本身沒有價值,但只要投資人持續相信是黃金,它就有基本的功用,而不會消失。但一般的加密幣,真的沒有價值,如果你把所有的Li幣,通通收歸你有,那你能做什麼呢?沒有人買的東西,你囤積再多,價值還是零,更何況,這種加密幣,完全可以讓發行者隨意增加供給,光想到這點,想要投機加密幣的人,都要感到害怕。
另外一種會想買Li幣的人,是把這行為當成義舉,反抗中共的好事,一如捐款。如果是這麼想,那倒也無妨,就當打水漂做善事。但李老師募過款了,如果Li幣只是另一種募款方式,那要講清楚,搞了一大堆以為可以「做善事兼發大財」的群眾進來,下場不會好。
另外一個我想探討的角度,是內容產業的商業模式。沒有廣告、沒有訂閱的傳統媒體逐漸死亡,造成內容創作者沒有大型媒體可以依靠,很多人走向自媒體,但自媒體的錢不但少,又不好賺。如果李老師這麼大的流量,都還要搞加密幣,那一般小一點的自媒體,那是苦不堪言。一般來說,內容產業有三個商業模式,一是賣斷,像是書本、電影等等,但沒有名氣,沒有實力,自媒體幾乎沒有賣斷的路。二是廣告,但廣告現在集中在幾個平台,也許只有YouTube和OnlyFans可以讓人賺到錢,臉書和抖音,不太分錢給內容生產者,所以我們才會看到這麼多的「置入性行銷placement、贊助」。我聽的podcast,一碰到贊助,我就跳過去,我實在不懂,一直反覆地投放這種廣告,到底有什麼效果。
Placement走到後來,內容創作者會失去靈魂,因為廣告主不但只是要下廣告,而且還要背書。我原本很喜歡的Acquired,每個月有六十萬以上的聽眾,算是科技podcast的龍頭,但他們現在找贊助,四集要五十萬美元左右。五十萬沒有很多,但卻要把自己賣了。所以我已經聽不下去Acquired了。
最後一種商業模式是訂閱。訂閱可以確保品質,維持內容創作者的尊嚴,但這是比賣廣告、找贊助更困難的一條路。原因在於,中文的網路視聽、閱讀群眾,「沒錢」。
在英文的世界裡,substack有很多電子報是賺錢的,因為一個月五元、十元,對中產階級的美國人來說不算什麼,而美國有很大的這樣一群中產階級。但就算這樣,我們也還看不到有任何的substacker,像之前的紐約時報專欄作家那樣的影響力,那樣的富有。每一個substack幾乎都是小本經營,「個體戶」,只夠自己生活的。
我唯一付費的podcast是Ben Thompson的Stratechery,Thompson經營了十幾年的部落格,現在踏入影音的世界,在科技界有驚人的影響力,可以說沒有一個科技巨頭會拒絕他的專訪,而且他只靠訂閱,所以不用在任何人面前低頭,公信力十足、內容豐富,我一點都不覺得貴。但我們要知道,這個世界只找得出來一個Ben Thompson,而且他要生活在物價低廉的台灣,才有辦法用時間累積出這樣的讀者、聽眾。
「正因為有例外,更突顯通則」,正因為只有一個Ben Thompson,更突顯訂閱模式的困難。這還是富裕的英文世界,放到中文的內容產業,你更不用想誰可以靠內容創作發大財了,連一百多萬follow的李老師,都要發幣圈錢,一般人就不要想靠YouTube、Podcast、推特發大財了。
沒有發大財的可能,就幾乎不可能有長期的高品質。如果你認為我的文章持續有高品質,我感謝你的支持,但我更感謝我的僱主。沒有一份薪水,我幹你娘的神經病寫什麼文章?
Back to homepage.